5月20日,“LME 2015年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时隔一年重回香港举办,本届LME年会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当天,数百位来自金属和金融行业极具影响力的代表受邀出席,就大宗商品市场的基本面、中国商品市场国际化及发展趋向等话题展开探讨,盛况空前,而大圆银泰等国内重要交易市场的深度参与成为本届年会的一抹亮点。 自港交所收购LME伊始,对LME这一世界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的定位和转型有着清晰的规划:推动LME平台东移,建立以香港为基地的大宗商品交易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连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连接器,帮助中国加速商品市场国际化进程,让中国在国际商品市场拥有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这一规划在LME年会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本届年会议题包括“2015年的商品市场发展:牛市或熊市?如何利用当前市场环境?”、“商品市场的基本面分析”、“只有实物交割/结算的合约才能满足大宗商品市场参与者的需求?”、“中国「新常态」下的商品市场走势”、“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国际化的再思考”,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致开幕辞,香港交易所环球市场联席主管兼LME行政总裁庄敬贤发表主题演讲,年会现场反响热烈,“一带一路”、“中国元素”、“商品市场创新与国际化”等被频频提及,受到与会嘉宾的聚焦。 以战略合作伙伴身份受邀参加LME年会的大圆银泰,与LME在风险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有着多方位的合作。在港交所设置的展台区内,大圆银泰向全球各地的生产商、交易商等业内人士展示了 “交易、登记、结算”分离的创新交易模式和国际化战略,以及基于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贯穿实体经济全产业链的大宗商品金融生态圈规划,备受与会嘉宾瞩目。 大圆银泰总裁袁顾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是全球很多大宗商品的主要消费国和进口国,过去主要是通过进出口贸易影响大宗商品价格,随着人民币和大宗商品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未来中国可以通过多种金融方式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占据更为主动的位置,从而维护产业稳定,防范经济风险。 “国际化是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成长和竞争力提升的必经阶段,国家对商品市场进一步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有着殷切的期望。现在全面提升商品市场与“一带一路”战略步调的协调性,有利于我国商品市场融入全球定价体系。”袁顾明认为,国内商品市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未来中国将会出现一个期货、现货及场外衍生品互联互通的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体系。在此过程中,大圆银泰亦将以创新为动力,通过互联网有效整合市场资源,实现金融与大宗商品、实体经济的对接,将大圆银泰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易平台。 (来源:齐鲁晚报) |